新闻资讯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技术资讯

【48812】开发兴趣科学项目 师生家长一同玩

时间: 2024-07-04 22:34:44
作者: 技术资讯

  用胡萝卜和牙签做成“高塔”,再比“高塔”的抗震性。科技节上,孩子们通力协作,各种结构的高塔渐渐开端成型。接下来,他们把“牙签高塔”放在“地震模仿机器人”进步行检测验证,来比拼抗震才能和高度,而这个“机器人”也是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规划制造出来的。这些是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小学科技节的典型活动场景。

  近年来,思明区建立名师作业室,对小学科学教育进行专题研讨。现在,思明区徐晨来名师作业室里共有20多名小学科学教师去参加了。作业室展开“小学科学游戏开发和应用研讨”“小学科学兴趣教育形式实践研讨”等多项课题研讨,并开发108项兴趣科学小试验项目,这些小项目在厦门市民立第二小学、厦门市梧村小学等20多所校园供学生实践和学习。

  徐晨来名师作业室负责人、思明区民立第二小学副校长徐晨来说:“咱们开发的108项小试验项目,让孩子在玩中懂得科学原理,并启示他们的科学思想,这些项目简略易学,每个项目让孩子理解一两个小科学原理,从而为学生种下科学的种子。”

  名师作业室的教师们团体研讨,把一些小科学项目制造成教具,摆放在校园里,供同学们体会。在思明区的许多校园,都有一台“滚动生花”的科学游戏体会设备,学生滚动圆盘,圆盘再把滚动经过齿轮传递到一个单片花瓣模型上,快速滚动的花瓣模型就形成了花朵的形状,这让同学们大开眼界。

  思明区教师进修校园正高级教师高翔介绍,教师在开发这108项小试验项目的过程中,教育才能也得到了训练,让讲堂多了兴趣性。这些小试验项目许多需求学生自己来着手,也训练学生的着手才能。

  在思明区的一些小学,经过小科技项目提高孩子着手才能,体会科学知识,成了常态化作业。一年级的学生做“不倒翁”、二年级做竹蜻蜓、三年级做毽子、四年级做传统的“走马灯”、五年级做“万花筒”、六年级做风筝。这些小制造,让学生能着手、知其源、明原理,也让学生的立异思想才能和处理实际问题的才能得到提高。

  名师作业室的教师们还规划了一些科学游戏,让家长和学生一同玩。教师规划了“会跳舞的蛋”,学生和家长在家里,用自来水、盐水等不同液体浮起鸡蛋,学生经过调查鸡蛋在水中方位的改变,来知道浮力与液体密度的联系。教师还带着学生来到科技馆,观赏光影博物馆,玩影子游戏,知道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名师作业室还为每个年级的孩子都拟定了相应的科技馆学习项目,让科技馆成为第二个教室。

  思明区的名师作业室还在一些校园建立人工智能社团,并开发校本课程,让学生在情境游戏中训练科学思想。例如,作业室结合当下的航天热点话题,开发了“火星车”校本课程。在课程的初始阶段,学生要查找材料,了解我国火星勘探的进程。之后,学生要两人协作规划制造自己的火星车,并经过编程来操控火星车模型,充沛训练了学生的核算才能和立异思想才能。(我国教育报-我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