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技术资讯

诺奖创新论坛|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国际部执行校长、清澜山学校校长李文平分享如何培育学生科研及创新能力

时间: 2024-03-31 07:20:16
作者: 技术资讯

  ,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和北京京西学校成功举办。这是京领主办的第三届诺奖创新论坛。在此次论坛中,京领坚持以为主题与基调,邀请全球知名学者和教育领导者,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佛大学校级教授、剑桥大学副校长、全国知名国际学校校长们齐聚一堂,畅谈国际化创新人才教育培训,共话国际教育升级发展。

  在京领诺奖创新论坛暨国际学校颁奖典礼上,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国际部执行校长、清澜山学校校长李文平受邀作为全国名校代表,与诺奖得主、顶尖大学教授同台进行专题演讲。

  2010年,李文平校长从清华附中到清华附中国际部工作,开始探索和创新中国的国际教育。她带领团队研究西方的教学模式,融合中西教育的优势,培育学生坚实的中文、英文基础,把“中西合璧”的教育做得扎实有成效,并使之成为清华附中国际部鲜明的办学特色。2021年,李文平女士同时接任清澜山学校校长。

  13年的国际教育工作经历使李校长在学校管理、课程和教学、学校运营、教师发展、学生支持和招生等方面都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李校长不仅关注学校的内涵发展,还注重赋能教师和学生的成长,在李校长的领导下,学校取得了优异的大学录取成绩,学生被哈佛、耶鲁、普林斯顿、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大学和清华大学等知名学府录取, 国际部的办学实力和水平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清华附中国际部(Tsinghua International School,THIS)隶属于清华附中,创建于2009年3月。学校的成立旨在为在华外籍人员子女及海外归国人员子女提供既符合西方教育方法的理念,又重视中国语言文化的中西合璧的国际教育。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学校重视中西文化的渗透融合,以“培养根植于中国文化,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国际化杰出人才”为办学使命,为学生提供先进的教育学生的方式和良好的学习环境。

  清澜山学校坐落于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现有在校生近1700人。秉持着“尝试,一切可能”的校训,清澜山学校融合中西教育之精华,坚持以民族文化奠定中国本色,多元文化培育国际品质。同时保持国际化小班教学,师生比控制在1:5以内,为孩子提供分层分段的个性化教学,赋能孩子全面成长。23届学校的首届32名毕业生被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华盛顿圣路易斯大学、纽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香港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帕森斯艺术设计学院、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等录取,办学水平得到社会的认可。

  在此,京领独家放送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国际部执行校长、清澜山学校校长李文平在诺奖创新论坛的精彩演讲,以飨读者。

  特别感谢京领举办这样一个创新论坛,因为创新这两个字不仅是国家战略,更是我们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我们从始至终在想我们该怎样为孩子的未来准备好,怎样培养小孩子的21世纪核心技能等。

  随着人工智能横空出世,尤其是ChatGPT,很多人都说人慢慢地像机器,机器越来越像人。在这样科技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时代,我们还能做什么来为孩子的未来准备好?创新无疑是最重要的核心素养之一。所以,我今天想和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的题目就是“以科研提升素养,以创新成就卓越”。我将和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创新为目标,以科研为路径;二是树立科研精神,提升科研素养;三是搭建科研平台,培养创新能力。

  在谈这样一些问题的时候,我们第一步要想什么是科研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我认为科研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最重要的还是提出问题、察觉缺陷、处理问题的能力,我想这也是我们在国际教育里特别聚焦的一个能力,我一直认为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的培养一定从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入手,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见解。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要培育学生的科研能力,就要谈到该怎样进行科研式的学习。

  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该怎样去贯彻科研式学习,使学生科研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和他日常的教育教学产生深度链接。“科研式学习以培养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为目标,以对真理客观、严谨和实用的追求为方向,以科学探究、质疑、合作和创新为科研精神,以崇尚学生自主学习、开展研究为基本的学习形式,以科学的科研方法、全面的科研体验、科学知识、学习能力为基础内容”。当我们大家都知道了什么是科研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也了解什么是科研式学习之后,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该如何让它落地呢?

  清华附中国际部是公办学校的国际部,但它相当于一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在2009年成立的时候是为满足清华大学海外引进人才的外籍子女的就学需求,从而更好地服务清华大学,办学14年以来,国际部在中西深层次地融合的教育实践中不断总结探索,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即“中西合璧、国际品质、中国根基、清华特色”,办学成果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清华特色意味着什么?我想最简单的几个字就是“校风正,学风浓”。在2009年国际部成立之初,我们的办学使命就定义为“培养根植于中国文化,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国际化杰出人才”。可见,十多年前我们的办学宗旨就已然指向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的培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我们又是一所很重视中国文化、中国根基的学校,我们特别希望这些外籍学生在中国学习期间能够有很深厚的中国文化渊源,将来能够在世界舞台上用地道的英语讲好地道的中国故事,为中国发声。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咱们提供了充分的学习自主性和探究性。小学一年级起,学生们开始做项目式学习,以项目为框架,培养跨学科的探究学习能力。从六年级开始,学生的大部分课时都是80分钟,保证了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探究,去小组合作学习,去深入表达、倾听,去激发灵感,让深度学习发生,这是我们从始至终在坚持的。

  同时,我们也鼓励多元化的思考,希望学生能提出问题并敢于求异。所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不同的想法,也是我们特别坚定的做法。比如,学生们的日常作业都以项目为主,每一个项目的诞生都是同学们自己提出问题并要找出处理问题而来的。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每年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学科日,这个学科日为学生提供了跨学科学习与项目式学习的体验机会,例如:科学研究项目,世界语言日科研项目,还有π Day牙签塔等,我们通过这一种活动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第二个方面是树立科研精神,提升科学素养。科研精神指的是什么?是求真务实、探索钻研,是严谨自律、团结协作,是勇于突破、自主创新。但是科研精神不那么简单的,清华大学张敬仁教授在一次和我们学生的分享时提到过:“科研是一种生活方式”,所以它意味着很多,我们会在科学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的各个组成方面给学生滋养,让科研精神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纵向一至十二年级的跨度上,科研精神的培养始终贯穿其中。我们从一年级开始培育学生的科研精神。一年级同学们经过对邮局的实地参观、认真考察后,老师带着学生仔细讨论邮局的运转模式、工作人员的工作分工等之后,学生们自己设计信封邮票,班级内进行分工,在校内设立了自己的迷你邮局,跨学科的项目就这样展开。迷你咖啡厅的项目也是同样的模式开展。这样的项目让学生们从小树立探索、实践的科学态度,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三年级的学生认真学习什么是科研素养,老师们教授学生如何在写作中引用别人的文字,如何转述别人的观点和发现,教给学生什么是抄袭,为什么不能抄袭,这都是我们在小学时期就着力培养这样的科研意识。在六年级,我们会专门开设一门Research Skills(科研技能)必修课,告诉学生如何做科研,系统地教学生怎样查找资料、怎样引用、怎样表达观点等。9年级时,更是对学生强调资料使用的边界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在横向的各个学科教学上,学校大力鼓励科研创新。所有老师在每门课的课程目标上都包括了培育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创新精神,这是全校培育学生的核心目标(school wide learning outcomes)之一。老师们对学生的科研探索保持一致的态度为学生们的创新探索提供了和谐包容的校园环境。比如东方艺术课上,马瑛老师打破学科壁垒,将国画艺术与科技相融合,创造了“让国画亮起来”的学习项目,学生不仅学习怎么样用国画艺术呈现梅花,还要学习电路设计,创造性地融入灯光设计,只要触摸梅花,梅花就会亮起来,令人耳目一新。艺术与科学都服务于人,学生们在这次活动中一直在关怀“人”。生活中什么事物能打动我和他人?如何让观众参与作品的呈现?怎样让观众在触碰艺术品之后得到愉悦的体验?想要实现这些,孩子们需要创造性地将艺术与科技结合起来,去不停地探索实践,从而无形中培养了科研素养。

  第三是在学校的实践中搭建科研平台,培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学校每一个学科都会开展学科日活动,比如历史日、科学节、数学派日等等,除此之外,高中生能参加科研导师项目,12年级的学生有机会进行独立研究项目,小学、初中、高中的毕业年级分别还有毕业项目,这些都为学生们搭建了科研的各种平台、创造了丰富的机会。

  同学们每年都会根据主题,研究一个历史的事件,然后查阅资料,形成自己的思考,在历史日活动的时候,向大家介绍他们的研究成果。大家研究的话题从特洛伊木马、西班牙战争、民间运动到中美贸易战等,作品话题之广泛,思想之深刻,学生表达之到位,都特别让人赞叹。如果放在历史长河中,是以史为鉴,辩证地看待历史事件会让人更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能够积累人生的智慧。

  学生要根据在科学课上所学的内容,三五个人组成小组来确定想研究的方向,然后在接下来四、五个月的时间中合作研究,最后写出研究报告向大家展示。这些研究项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同时特别能够培育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和评价的能力。科学节的亮点,我认为是聚焦能力的培养、聚焦探索与发现、聚焦方法的引导、聚焦成果和聚焦项目式的学习。

  学校的独立研究项目针对的是十二年级的学生,他们能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学科领域,确定要研究的课题,提交开题报告,进行深入的、为期一年的研究。项目过程非常严谨,学生在校内导师的指导下,制定课题目的、研究问题、研究计划以及课题测评标准。学生需要定期与校内导师见面,讨论研究方案的进展情况,并进行结题答辩。学生们的独立研究项目范围十分普遍,比如我们有一名学生对量子物理特别感兴趣,她在十二年级的独立研究中,参阅了很多中英文的资料,然后用通俗易懂、诙谐幽默的中文写了一本5万字的书,名为《量子物理的前世》,这名学生现在在普林斯顿大学就读。其它同学们研究的题目包括清华附中国际部阅读文化的审视与重构、早期癌症检测的新方法、体育参与与学业焦虑、识别太阳系外行星、木乃伊画像中的埃及美学、用动画讲故事等等。独立研究项目给学生们深入进行科研的机会,使其对他们未来的学术方向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在高中时期明确这一点对其长期学术生涯有重要意义。

  此外我们还创建了科研导师项目,让我们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机会走进清华大学或者其它高等院校去跟着大学老师做实验研究,让学生的课堂所学得以有深度有广度地延展,在真实的研究中实现有意义的学习,以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创新和科研的能力。我们很自豪能够为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去拓展。经过这样的培养,我们的学生在科研的道路上打下了特别好的素养基础。比如,有两位国际部学生获得了丘成桐科学奖。

  所以在这个时代,学校能做什么?我们到底该怎样为学生的未来准备好?我想,把学习与真实的世界连接起来是必不可少的;也要鼓励多元化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创造自主探究的场域,让学生找到内驱力,知道他未来要做什么,我想这可能就是我们所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因为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是不会被机器所取代的。

  培养高层次拔尖人才既是我们的国家战略,也是我们要为学生的未来赋能的一项任务。我们有这么多对教育有激情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从中小学起就开始培育学生的科研精神,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相信他们可以带着满满的动力和思考,为我们创造未来更美好的世界!

  在诺奖得主、院士教授,以及全球国际学校校长和国际学校家庭的见证下,京领诺奖创新论坛暨全球国际学校颁奖典礼成功举办。京领重磅发布的系列榜单极具影响力、专业性,获得全球知名学者、国际学校领导者、国际教育从业者的高度认可,成为广大家庭的重要参考。

  京领作为高端国际化教育资源与服务平台,世界国际化学校排名评价、品牌传媒、科研教育推动者,将持续、深入地对中国国际学校竞争力水平进行研究与分析,深度挖掘国际学校特色,优化评价标准,推动行业升级,促进国际化创新人才教育培训。